曆史排放法能夠補償因擱淺資產引致的損失。在管理下遊排放的碳排放權交易體係中,曆史排放法可成為碳排放權交易體係平穩過渡期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方式。隻要分配水平沒有根據企業實際排放進行事後更新,曆史排放法便可為促進以高成本效益的方式實現減排目標提供強大動力。通過提供針對擱淺資產風險的補償,曆史排放法亦有助完成向碳排放權交易體係的平穩過渡。然而,該方法也增加了賺取暴利的可能性並且在碳泄漏防範方麵的效果較弱,若與事後調節相結合,則可能導致扭曲的價格信號,且無法獎勵先期減排行動者。
與固定的行業基準法相同的是,政府部門可選擇使用曆史或實時數據計算企業應得的免費配額額度。使用實時數據時需定期更新,這種分配方法可有效防止碳泄漏,並獎勵先期減排行動者。然而,若使用行業碳排放強度基準,這種分配方法可能造成行政管理上的複雜性。不斷激勵相關主體采取高成本效益方式實現減排目標,這需要以審慎的連貫一致的基準設計為前提,需要保護需求側減排的動力,且當免費配額分配水平整體較高時,政府部門需將配額控製在總量控製目標範圍內。
政策製定者通過一種不容易導致市場扭曲的方法,並為公共收入提供新增長點。拍賣是一種簡單方便且行之有效的方式,能夠使配額價高者得。拍賣方式不僅提供了靈活性,對消費者或社區的不利影響進行補償,同時也獎勵了先期減排行動者。然而,拍賣對防範碳泄漏效果甚微,且無法補償因擱淺資產而導致的損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